肾脏是人体的“精密净化器”,承担着维持内环境稳态、排泄代谢废物、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重要生理功能。然而,全球慢性肾脏病(CKD)患者已超8.5亿,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“隐形杀手”(国际肾脏病学会,2023)。在我国,CKD患病率高达10.8%,但早期知晓率不足10%(《中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》,2023)。
肾脏的功能
01代谢废物的“清道夫”
每颗肾脏约含100万个肾单位,每日过滤血液180升,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,精准排出尿素、肌酐等毒素,生成1-2升尿液。
02内环境稳定的“调节器”
电解质平衡:调控钠、钾、钙、磷等离子浓度,维持神经肌肉功能。
酸碱平衡:通过分泌H⁺和重吸收HCO₃⁻,保持血液pH值在7.35-7.45。
血压调控:分泌肾素调节血容量,长期失衡可致高血压肾病。
03内分泌功能的“多面手”
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(EPO)预防贫血;活化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,预防骨质疏松;参与糖脂代谢调节,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。
警惕以下四类高发疾病
01慢性肾脏病(CKD)全球第8大致死疾病(《柳叶刀》,2023),终末期需透析或肾移植。
主要诱因:糖尿病(占37%)、高血压(25%)、肥胖及遗传因素。
02急性肾损伤(AKI)常见于严重感染、药物中毒或脱水,重症死亡率高达50%。
03肾结石我国成人患病率6.4%,草酸钙结石占80%,可引发肾积水和肾功能丧失。
4、自身免疫性肾炎
IgA肾病占原发性肾炎的45%,典型表现为血尿、蛋白尿。
哪些行为是伤肾行为哪?
国际肾脏病学会(ISN)研究证实,以下行为加速肾功能衰退:
01高血压失控:
血压>140/90 mmHg时,肾小球滤过率(GFR)每年下降4-12ml/min(正常值≥90ml/min)。
权威建议:CKD患者血压需<130/80 mmHg(KDIGO指南,2024)。
02高血糖持续损害:
> 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每升高1%,肾病风险增加40%。
03药物滥用:
解热镇痛药(如布洛芬):连续使用>7天可抑制肾前列腺素合成,诱发间质性肾炎。
抗生素(如庆大霉素):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,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。
04饮食不当:
高盐:每日盐摄入>5克,肾小球高滤过风险增加28%(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,2023)。
高蛋白:过量蛋白质(>1.3g/kg/天)增加含氮废物,加重肾脏负担。
肾脏保护措施
01精准控制“三高”:糖尿病:HbA1c目标<7%,优选SGLT2抑制剂(如恩格列净),可降低肾病风险40%。
高血压:限盐(钠<2g/天),优选ACEI/ARB类药物(如缬沙坦),兼具降压护肾作用。
02科学饮水与饮食:饮水量:每日1500-2000ml(慢性肾衰患者需遵医嘱),尿液淡黄色为理想状态。
低盐优质蛋白:盐摄入<5g/天,警惕酱油、腌制品等隐形盐;CKD患者选择鸡蛋、牛奶等生物价高的蛋白质,3期后限量为0.6g/kg/天。
03规避肾毒性物质:中药:避免含马兜铃酸(如关木通)、朱砂等成分;
环境毒素:远离重金属(铅、汞)、有机溶剂(乙二醇);
化妆品:慎用含汞美白产品。